2025年GDP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“5.0%左右”与去年持平。财政赤字率从3.0%提高到“4.0%左右”,预算外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额分别从2024年的1万亿元和4万亿元提升至1.3万亿元和4.4万亿元(化债+收储+用作项目资本金,预估扣除掉前两项后的规模与往年类似),补充银行资本金0.5万亿元。
CPI涨幅目标从“3.0%左右”下调至“2.0%左右”,为近年来首次。2%可能类似于约束性指标,而之前3%类似于引导预期性质的指标,当下政策更加重视价格,后续会努力通过各种政策去温和推动物价回升至2%。
财政政策符合预期,货币政策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论调强调适时降准降息,预估时间顺序上降准会先于降息,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,但定调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。强调今年部分政策能早则早,且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,后续关注出口以及外部政策的变化对国内政策节奏的影响,以及科技创新和反内卷相关政策给资本市场带来的投资机会。
强调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国内政策。一是去年财政节奏后置,导致二季度后经济阶段性承压,因此今年要求加快落实之前的政策,政策节奏相对前置。二是预估今年针对外部环境变动的政策储备会更到位、政策落地速度会明显加快。如果外部压力和外部政策明朗化,或许可立刻触发国内政策出台,无需等待外部变动影响到国内的经济数据的时点。
十大任务仍将扩大消费、提升投资效益放在首位,其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。财政支出更加倾斜于扩消费。
定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%,去年则为2.5%,完成“十四五”规划虽有难度但迎难而上。去产能或针对不同行业分类施策。部分行业通过综合治理发挥市场化的力量,在行业自律上推动收购并购之类的,尽量避免行政性的措施和手段。传统产能比如水泥、钢铁可能会依照标准提升、环保、安全等方式推动存量产能的整合。
强化宏观政策的民生导向,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;加快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,增加地方自主财力;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,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。
(作者系招商基金研究部经济学家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)
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“首席经济学家论坛”。
举报 文章作者
李湛
相关阅读
温彬:一季度GDP何以超预期择机推出增量政策,4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将是重要观察节点。
255 04-17 10:01
廖群:从与2035年目标衔接看5%左右GDP增长的必要性2025年GDP增长5%左右的目标不仅可取,而且非常必要。
244 03-19 13:38
伍超明:政策积极有为,聚焦科技消费 | 大V看两会伍超明认为,5%的GDP增速和2%的CPI目标是兼顾实现长期规划和经济转型的需要,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,财政政策为主导,货币政策适度宽松,重点工作包括提振消费、强化创新、深化改革、稳定楼市和惠及民生。
27 03-08 11:49
管清友: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?|大V看两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,强调了物价调控、货币政策、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变化和调整,同时在消费、房地产、教育、人工智能和双碳目标等领域提出了明确政策导向。
25 03-08 13:18
李超:加大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,未来产业可能是发展重点 | 大V看两会新质生产力作为提升未来我国经济潜在增速的核心,尤其是人工智能将加大力度发展。其中,未来产业可能是发展重点。
46 03-08 11:4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